三点水一个固念什么,一个三点水一个固念什么
三点水加一个“固”组成的汉字是“涸”,读作“hé”。
汉字“涸”的历史演变过程可以追溯到甲骨文时期,并经历了金文、篆书、隶书和楷书等多个阶段。
在甲骨文中,“涸”字由“水”和“固”组成,象征着让盐床上的海水蒸发以使盐分结晶的过程。这一字形反映了古代汉字的象形特点,通过形象地描绘事物来表达意义。
进入金文阶段后,“涸”字的基本形态延续了甲骨文的结构,但细节上有所简化和规范化。金文是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,其特点是线条更加流畅,结构更加稳定。
到了篆书阶段,“涸”字进一步发展,字形变得更加规范和统一。篆书是秦朝统一文字后的标准字体,其特点是笔画圆润、结构严谨。在篆书中,“涸”字的异体字由“水”、“卤”(盐)和“舟”(海船)组成,借代盐床。
隶书是汉代流行的书写体,它在篆书的基础上进行了简化和书写上的便利化。“涸”字在隶书中逐渐演变为更加简洁的形态,但仍保留了基本的结构特征。
楷书是现代汉字的标准书写形式,“涸”字在楷书中得到了进一步的简化和规范化。楷书的“涸”字采用了左右结构,左边是“氵”,右边是“固”,整体呈现出清晰的形声结构。
汉字“涸”的演变过程从甲骨文的象形文字,经过金文、篆书、隶书,最终发展为现代汉字中的楷书形态。
“涸”字在现代汉语中的常用义项有哪些?
“涸”字在现代汉语中的常用义项主要有两个:
1、失去水而干枯:这是“涸”字的基本含义,通常用来描述自然现象,如河流、湖泊等水源干涸的状态。例如,“干涸”、“涸泽”、“涸竭”等词语都表示水干枯的状态。
2、竭尽、枯竭:除了表示水干枯之外,“涸”还可以引申为竭尽的意思,即资源或力量耗尽。例如,“涸思干虑”表示极度思考和努力,几乎耗尽所有精力。
如何正确书写和记忆“涸”字?
要正确书写和记忆汉字“涸”,可以参考以下步骤:
1、拼音与部首:首先,“涸”的拼音是hé,属于左右结构,左边为“氵”部,右边为“固”部。
2、笔画顺序:根据笔顺规则,“涸”字的笔顺为点、点、提、竖、横折、横、竖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。具体来说:
- 左边的“氵”部分由三个点组成,这三个点依次相连,整体稍左斜,首点角度略平,第二点起笔与首点呼应,第三点距离稍远,呼应第二点收笔的指向向右下切笔起笔。
- 右边的“固”字形体瘦高,左竖以斜切落笔,向下行笔略轻,略左斜;横折起笔与左竖留有气口,横画稍抗肩,行笔到位后再折笔向下内擫写右竖,竖身稍重稍长,内直外弯,与左竖略呈相背之势,收笔稍作回锋钩势。
- 中间的“古”字居中,大小适宜。
3、书写技巧:在书写时,要注意每个部分的细节。例如,“氵”部的三个点要相连且稍左斜;“固”字的左竖要斜切落笔,右竖要稍重稍长且内直外弯;中间的“古”字要居中且大小适宜。
4、记忆方法: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法来记住“涸”字。可以将“氵”部理解为水,而“固”部则可以联想到稳固的状态。结合这两个部分的意义,“涸”字就可以理解为失去水分而变得干枯的状态。
“涸”字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有哪些典型用法?
“涸”字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有着丰富的用法,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“涸”字的基本含义是失去水而干枯,常用于描述自然环境中的干涸现象。例如,《礼记·月令》中提到:“仲秋之月…水始涸。”。此外,《吕氏春秋·慎大》也记载了“商涸旱”的情况。这些用法展示了“涸”字在描述自然现象时的典型用法。
“涸”字还可以用来比喻处于困境之中,急需救援的情境。例如,《庄子·外物》中有“涸辙之鲋”的寓言故事,描述了一条鱼在干涸的车辙中奄奄待毙,急需一瓢水来救命。这个故事通过“涸辙”来比喻困境,表达了急待救援的意思。
“涸”字还表示竭尽全力的意思。例如,《管子·牧民》中有“措国于不倾之地,积于不涸之仓,藏于不竭之府”的记载,意指储备充足,不会枯竭。此外,“涸思干虑”形容绞尽脑汁,竭尽全力思考。
“涸”字在成语中也有特定的含义。例如,“涸泽而渔”比喻只图眼前利益,取之不留余地。这个成语通过“涸泽”来表达资源被完全耗尽的状态。
在《尔雅·释诂》中,“涸”被解释为枯也,表示干涸的意思。此外,《国语》中有“水涸而成梁”的记载,描述了水干涸后形成桥梁的现象。
“涸”字在古代文学作品中主要用来描述自然现象的干涸状态,比喻困境中的急需救援,以及表示竭尽全力的意思,并在成语中也有特定的应用。